E-mail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皆绿山房
  二分竹屋
  南窗寄傲
  山响草堂
  囊云洞
  千年古柏
  数鱼亭
  绠汲堂
  松吹阁
  因巢亭
  美女照镜石
  文桂舫
  午韵轩
  蕉雨轩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 文化乔园
 
名家笔下的泰州名园
点击数:5758    更新时间:2012/5/10 9:27:53    收藏此页

      泰州鲜有园林,却因乔园的存在,中国园林史上有了泰州园林这不可或缺的一页。著名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说,泰州乔园是“今存苏北地区最古的园林”。

凤凰墩历来是泰州人眼中的一块风水宝地。1984年,陈从周主持设计的梅亭在凤凰墩落成,如今这里已是融入了古典园林艺术的梅兰芳纪念馆。

      一

       乔园是清咸丰年间两淮盐运使乔松年的私家园林,为明万历年间太仆陈应芳初建。历经明清两朝数位园主用心经营,至今400多年过去,仍以其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人。

       陈从周生前曾多次到泰州考察,他撰写的《泰州乔园》一文,对乔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泰州是仅次于扬州的一个苏北大城市,以商业与轻工业为主,在历史上很少遭兵灾,因此古建筑园林与文物保存比其他市较多……园林则推‘乔园’……为今存苏北地区最古的园林。”“在中国园林研究中,以地区而论,它有一定的代表性。”

       陈从周自谓“是学文史进而学建筑园林的”,所以他撰写园林文章多以文史入手:“‘乔园’在泰州城内八字桥直街,明代万历间官僚地主太仆陈应芳所建,名‘日涉园’……‘乔园’在其盛时范围甚大,除园林外尚拥有大住宅,这座大住宅是屡经扩建及逐步兼并形成的……今存部分与文献图录所示对照,已非全貌。然就现状来看,在造园艺术上尚有足述的地方。”

    “园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其前水池如带,山石环抱,正峙三石笋,故又名三峰草堂。山麓西首壁间嵌一湖石,宛如漏窗,殆即《蛰园记》所谓具‘绉、透、瘦’者。池上横小环洞桥及石梁。过桥入洞曲,名囊云,曲折蜿蜒山间。主山则系三峰所在,其南原有花神阁,今废。阁前峰间古柏桧一株,正《蛰园记》所谓‘瘿疣累累,虬枝盘拿,洵前代物也。’实为园中最生色之处,同时亦为泰州古木之尤者。山巅东则为半亭,案旧图记无此建筑,似属后造。西度小飞梁跨幽谷达数鱼亭,今圮,遗址尚存。亭旁原有古松一株,极奇拙,已朽。山响草堂之北,通花墙月门,垒黄石为台,循迂回的石磴达正中之绠汲堂。堂四面通敞,左顾松吹阁,右盼因巢亭。今阁与亭名存而实非。绠汲堂翼然邻虚,周以花坛丛木,修竹古藤,山石森然,丘壑独存。虽点缀无多,颇曲尽画理,是一园中另辟蹊径的幽境。”

       接着,陈从周又从多个角度介绍了乔园的造园艺术:“在总体布局上,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其前凿池叠山以构成主景。后部辟一小园,别具曲笔,使人于兴尽之余,又入佳境。这两者不论在大小与隐显及地位高卑上,皆有显著不同的感觉,充分发挥了空间组合上的巧妙手法。至于厅事居北,水池横中,假山对峙,洞曲藏岩,石梁卧波等,用极简单的数事组合成之,不落常套,光景自新。明代园林特征就是充分在这种地方体现。此园林以东南西北四个风景面构成,与墙外楼阁互为‘借景’。”

    “叠山方面,此园在运用湖石与黄石两种不同的石种上,有统一的选择与安排。泰州为不产石之地,因此所得者品类不一,而此园在堆叠上使人无拼凑之感。在池中水面以下用黄石,水面以上用体形较多变化的湖石。在洞中下脚用黄石,其上砌湖石。在石料不足时,则以砖拱隧道代之,它与石构者是利用山涧的小院作过渡,一无生硬相接之处。若干处用砖墙挡土,外包湖石,以节省石料。以年份而论,山洞部分皆明代旧物,盖砖拱砌法以及石洞的大块‘等分平衡法’,其构造既有变化又复浑融一片,无斧凿之痕可寻,洵是上乘的作品,可与苏州明代旧园之一的五峰园山洞相颉颃,为今日小型山洞中不可多得的佳例。至于山中置砖拱隧道,则尤为罕见。主峰上立三石笋,与古柏虬枝构成此园之主要风景面,一反前人以石笋配竹林的陈例。山下以水池为辅,曲折具不尽之意。以崖道、桥梁与步石等酌量点缀其间,亦能恰到好处。这些在苏北诸园中未见有此佳例。此种叠山艺术的情景,清代仅在石涛与戈裕良的作品中尚能见之,并有所提高。”

     “花木的配置以乔木为主,古柏重点突出,辅以高松,梅林。山坳水曲则多植天竹。庭前栽腊梅丛桂,厅周荫以修竹、芭蕉,花坛间布置牡丹芍药,故建筑物的命名遂有皆绿山房、松吹阁、蕉雨轩等。至于其所形成四季景色的变化,亦因此而异。最重要的是此类植物的配合,是符合中国古代画理的,当然在意境上还是以幽雅清淡着眼,如芭蕉分绿,疏筠横窗,天竹腊梅,苍松古柏,交枝成图,相掩生趣,皆古画中的粉本,为当时士大夫所乐于欣赏的。山间以树带草补白,使山石在整体上有统一的色调,这样在若干堆叠较生硬处与堆叠不周处能得到藏拙,全园的气息亦较浑成,视苏南园林略以少数树带草作补白者,风格各殊。此种手法为苏北园林习用,对今日造园可作借鉴。”

     陈从周的《泰州乔园》首发于1977年的江苏《文博通讯》,后该文成为介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著名篇章,陈从周关于园艺建筑的多种著作中皆收入了《泰州乔园》。

    乔园是泰州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存,由于历史的原因,早年乔园的保护开发没有摆上它应有的位置,数十年间相继拆除了园西、南、北三面与之“相依为命”的古民居,后又拆去园西小院莱庆堂,一座文物价值极高的明代古典园林,曾失去其应有的光彩。陈从周的学生阮仪三在《乔园》一文中写道:

    “上世纪50年代以后,乔园辟作办公用房,后又成为招待所。在日涉园的东、西、南三面先后建有迎宾楼、新楼、会堂、餐厅等。古园在大楼围抱中成逼仄的小花园,园内堂、舍被胡乱使用,破损污秽,深为无奈叹息。1990年泰州市政府初步修缮了日涉园,落架大修了山响草堂,重建了松吹阁、因巢亭,修缮了湖石假山,调整了花草树木,使日涉园重现旧貌。2006年又作了全面整修,拆除了原招待所的所有楼宇,进行了全面整体的规划,立足于认真保护园内的文物遗产,包括建筑、假山、树木以及可利用的植被,仔细研究史料,着重再现和延续私家园林的传统特色。”

     恢复重建后的乔园,成为泰州古城一座可供世人休闲赏玩的历史名园。阮仪三继续介绍说:“新增部分景区设在园区西部,该景区是基本按照史料和画页记载恢复重建,和古园以院落分隔,用曲折的小径使两者朴素渗透。园区内重修建了来青阁、莱庆堂、二分竹屋、皆绿山房、焦雨轩、文桂舫、午韵轩、石林别径等景观建筑。该部分复建建筑较为集中,并增设一池,近可观鱼,中可赏荷,远则成画。”“在园区东部区域,有许多历史遗留下的古树名木,必须认真保护与利用。在区内挖了一条与日涉园小溪相通的溪河和利用原喷水池扩建的荷塘‘赏荷榭’,此榭面临广池,成一开敞空间。”“整座园林经过扩建,北、西、南三面临街都设了入口,南面是宅门式入口,西面为曲廊式,而北面是庭院式,各不相同,都尽量与泰州街市及周围民居般配。”

     “我看此园,古园简朴,山石建筑大小相宜,古踪可觅。”——阮仪三对老乔园如是说,但在《乔园》一文最后,他也对乔园的重建部分提出了一己之见:“新园虽尽心力求形似,但建来却显矫情。建筑亭轩略嫌其大,花木景物稍嫌其多,陈设用料稍嫌其奢,有铺张求全之形,少江南园林清纯飘逸之意。施工建造求速,必少推敲,这也是近年来许多新建、复建园林的通病。”(阮仪三:《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乔园》)

      二

      著名文史专家魏绍昌生前曾来泰州作游,他在《泰州到处是梅兰》中写道:“在我住宿的市府招待所内,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所筑的‘日涉园’,园内的一间房屋因为梅兰芳居住过,便也保存当年的原状留作纪念了。当夜我躺在床上,辗转难寐,回想起清代嘉庆年间出现的《红楼梦》最早的戏曲(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和唱本(赧生居士的《红楼梦滩簧》),都是泰州人首先改编的。又如《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中‘叹袭人’一节,所写的‘自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这一联诗,也是引用了清初泰州人邓汉仪的原句。而《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和《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都与泰州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汤显祖是‘泰州学派’创始者王艮的再传弟子,在汤的诗集中有一首《过海陵题徐神翁像》,海陵是泰州的别称,徐神翁是北宋徽宗时人,据此可以窥见汤显祖在泰州所留的足迹。孔尚任在泰州搞过3年水利工程,其时正当施仕纶(即《施公案》主角施不全)任泰州知州,孔离泰州不久,施也调任扬州知府去了。所以泰州早在梅兰芳之前对戏剧艺术已经很有贡献的了。”(魏绍昌:《艺苑拾忆·泰州到处是梅兰》)

     泰州是梅兰芳的根。1956年3月,梅兰芳携梅葆玖回泰访祖演出,其间寻访了祖辈居住地——今梅兰芳纪念馆所在地鲍家坝。1984年,陈从周主持设计的梅亭在凤凰墩落成,民国影星周璇的长子、诗人周民以《谒梅兰芳纪念亭》一诗识之:“一座小巧的五角亭,我曾几番拜访,不巧,来早了未见腊梅展苞,迟来没赶上春梅吐香。纵未见,又何妨?梅亭,风雪中一朵梅花,灿然怒放,为我后来者尽吐芬芳。于是,当我告别梅亭,也带走几分秀色。一缕幽香。呵,一支玉骨冰肌的梅枝,已悄然移栽到我的心上。”

     陈从周说,他与梅兰芳是有缘的,“这点缘是从我童年开始的。那时,我先是经常听他在百代公司所灌的唱片,继又多次看过父兄们由上海带归的他的剧照,这样,就渐渐地在我那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点缘的结尾,则是去年秋天我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在泰州城建局和东阳木雕建筑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梅先生故乡泰州梅亭(梅兰芳纪念亭)的设计与建筑。我不能说这梅亭的设计达到何等水平,但在形式上是环绕着‘梅’字做文章的,从平面到柱础、柱、梁、枋、藻井、瓦件,都用梅花形式,特别是檐下的挂落,设计成双梅交合。更由于东阳公司的师傅们献出了绝技,确做得生趣盎然。将来梅树万本,环亭开花,则更是佳景了。”“今天,算是圆满了我与梅先生的生前生后之缘了。可惜我因病没有去泰州参加梅亭的落成仪式,在这点缘的结束时刻,竟留下了圆满之中的一丝缺陷,这是我深深引以为憾的。”(《陈从周散文·梅亭忆旧》)

     魏绍昌当年游览了梅苑后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均非新物,而是将当地的明清古建筑原封不动地搬移过来的。原属泰州元末明初农民军领袖张士诚。从此之后,泰州至今已有600多年没有遭受兵灾……故而当地有‘泰州泰州,太平之州’的民谚。正因此之故,泰州保存下来的明代建筑物特多,现在拆迁过来建造梅兰芳纪念亭,省时省力,而且古色古香,真是再好不过了。梅兰芳纪念亭在馆内西北角,3年前已经建成,1984年9月举行剪彩典礼时,梅氏后裔梅葆玖、梅葆玥等都从北京赶来参加。梅亭从外到内,触目皆是梅花世界。亭外的花坛是排成梅花形的,沿着花坛铺成的走道也是梅花形的。亭内的顶尖和吊灯是梅花形的,5根木柱以及它的石基也是梅花形的。还有周围栏杆上的雕饰和地面上花岗石的图纹,也全是一朵朵的梅花。亭子四周的上边雕刻了六出梅派杰作,那就是《宇宙锋》、《贵妃醉酒》、《洛神》、《霸王别姬》、《凤还巢》和《穆桂英挂帅》。”(魏绍昌:《艺苑拾忆·泰州到处是梅兰》)

总页数:1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