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皆绿山房
  二分竹屋
  南窗寄傲
  山响草堂
  囊云洞
  千年古柏
  数鱼亭
  绠汲堂
  松吹阁
  因巢亭
  美女照镜石
  文桂舫
  午韵轩
  蕉雨轩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 文化乔园
 
泰州故事——乔园旧事
点击数:795    更新时间:2020/5/23 9:07:24    收藏此页

泰州故事~|物是人非时 它依旧笑春风——乔园旧事

李晋 李益君 

陈应芳日涉园初建时间

乔园位于泰州税务桥东,前身为明代日涉园,最初主人是邑人陈应

芳。
陈应芳(15431610)先籍江西吉水,字元振,号兰台。万历二年(1574),陈应芳考中进士,继而开始了他30余年的官宦生涯。
最初他在万历三年(1575)到金华任县令,一年后,他被调至龙泉担任了五年时间的县令。他的名字被列入两地县志,在龙泉任上调离后,当地士民还将他“祠之济川桥(廊屋)上”,后又“改建崇因寺左,志不忘也。”(《同治·龙泉县志》)
离开县令岗位后,陈应芳升任浙江提学佥事,之后陆续出任福建佥事、浙江督学、福建布政司参政、河南按察使、礼部仪制司主事,大理寺寺丞、太仆寺少卿等职。
陈应芳时刻关注家乡,泰州起先每年要替凤阳缴纳一万四千石的漕粮,陈应芳经多方 奔走,最终使这项强压给泰州百姓的复税被免除;泰州地区常受水灾侵扰,他多次向上建议“开海口,筑河堤”等治水良策,后他将关于河道的奏疏、公文、信札收录成《敬止集》一书,并绘制了泰州、兴化、盐城一带的水道图,为后人治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日涉园也可算做陈应芳对乡梓的贡献,倘若没有他当年的积土累石,种花植草,泰州断然不会有乔园这处文化胜景。
日涉园是陈应芳在其祖父陈鸢旧居处所建,陈氏家境富裕,此处之前就建有宅屋和小型花园,陈应芳将花园进行了整建并加以命名。

陈应芳创建日涉园始于何时?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和清初孙承泽《春明梦馀录》记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五月,陈应芳还以太仆寺少卿(1597年任)身份条陈马政八议。但不久后,他遭到同僚陈维春、冯应凤等人弹劾,恳请归里,上疏五次都没有获得批准,最后只是以“迁葬”之由请假回乡,因政治失意暂时退出官场的陈应芳是不会大张旗鼓建园的。万历二十九年(1601),吏部尚书孙丕扬特疏起用陈应芳,陈应芳做了短暂时间朝官后退仕归乡。民国《海陵丛刻》之《敬止集》“陈应芳”简介中说他“家居八年”,《万历·泰州志》又有陈应芳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九月所作序文,说明1604年时陈应芳已在泰州了,按他1610年逝世,其一定是退隐初期建园的,日涉园创建时

间约在1602年至1604年间。

夏耐庵《吴陵野纪》记述日涉园为“陈兰台退居之所”,陈应芳建园是为自己构筑颐养天年的场所,至于园名“日涉”,则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句,园名之意也流露出陈

应芳建园时已退仕的信息。

清早中期园主人
康熙初年,日涉园归邑人田氏,有说法认为田氏是官至刑部主事的邑人田敬锡,田敬锡的半园即日涉园,这种说法并不成立。《淮海英灵集》乙集收录有田敬锡孙田云鹤《秋夜月同叶善吾信步大宁西桥望德香阁并半园旧址》一诗,大宁桥又名泰宁桥,旧址靠近今天的五一路夏家花园附近,桥下为中市河。西桥原称天宁桥,旧址在五一路光孝寺东处,桥下为玉带河。两桥相隔不远,皆为东西桥,本地很多老人都知道两桥。诗中“半园背其北”点明半园方位,田云鹤站于一桥观察,半园后方是在桥北。另据《道光·泰州志》“勺园”条目后简介文字注有“半园在泰山行宫后”,“泰山行宫”在光孝寺东处偏北位置,可见两文献中描述的“半园”地点一致,单从地理位置考虑,半园和日涉园就不是同一园林,购买日涉园的田

氏身份有待进一步考证。
雍正时,日涉园归高凤翥(17071771)所有,高凤翥为监生,乾隆十四年(1749)任福建福州府通判。从《道光·泰州志》提到他著有“《日涉园仿陶诗》四卷”来看,在他手上,园名还称“日涉”,而且他和陈应芳一样,以陶渊明为自己“偶像”,园林极可能是他退仕后置办。
高凤翥后将日涉园传到了三子高荣轼(岱瞻)(17451820)手中,乔园内现藏有高荣轼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七月撰写制作的“三峰园”楠木匾,从所附跋文可以窥知,高荣轼少时陪同在福建做官的先大夫(高凤翥)身边,成年后“未遑作出山计也”,意思是未曾有为官志向,1925年《续修高氏迁泰支谱》高荣轼介绍中有“以母老,不忍远离,遂不谒选”之句,验证了他一直没有出仕。他在跋文中说自己兴趣在于“啸傲林泉”。他莫敢荒废先人所建屋堂,见园中“台榭廊屋风磨雨蚀已久”,先后修理了十多处地方,更改园名是由于“园有三峰石嶙峋逋峭,余尤爱之,因更名为三峰园”。道光五年(1825),流寓泰州的东台画家周庠绘制的《三峰园景图》中,有山响草堂、绠汲堂、松吹阁、数鱼亭、来青阁等建筑,这些成型的景点是高荣轼精心维护园林数十年的结果,他希望三峰园能在后人手上传承下去,所以在跋文末尾提醒当时陪在身旁的两个儿子“无忘今日燕贻之意”。但事实非高荣轼所愿,到其孙辈时,三峰园易于他人。
高荣轼之后,三峰园归其三子高垂庆(17901834),其一名瑞庆,号麓庵,工诗书画,当过皖地寿州等处知州。曾寓居泰州的嘉道诗人金长福《海陵竹枝词》中有“尘埃不染即神仙,花鸟清音胜管弦。谁向三峰园里坐,滁州遗爱至今传。”一诗,诗后有小注“城南三峰园,为高麓庵刺史别墅,刺史历任安徽五直隶州,所至皆著循声,风雅好客,书画尤超迈,无尘俗气。”此诗证实了高垂庆为嘉庆后、道光早年三峰园主人。
高垂庆一生多在外为官,《光绪·寿州志》记载,在他逝世四年前的道光十年(1830),他还任寿州知州。他身后,日涉园传给谁?史料没有记录。《续修高氏迁泰支谱》载,高垂庆共五子,长子维崧、次子维翰、三子锡康(过继给高垂庆兄高堃)、四子高鋈和五子维广皆在幼年过世。传高锡康和高维翰似乎不符情理,高锡康为道光己酉年(1849)举人,后任裕州知府,1878年卒于官署。
《续修高氏迁泰支谱》“高维嵩”介绍中有“咸丰中,太平军陷郡城,前锋至州西万福桥,城中风鹤频惊,公遂奉本支木主,寄居东乡同文庄,子孙因家焉”的语句,清咸丰三年至八年(1853年—1858年)期间,太平军和清军在维扬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清军为阻滞太平军,烧毁扬州东边的万福桥,太平军无法东进,但也让当时的泰州士民颇感惊慌,于是,高维嵩带着家人迁居到东乡同文庄,在新家园安定下来。在高维嵩举家迁居后,他兴许会出让荒置的三峰园给吴文锡。
  
时间的流逝,让高氏出让三峰园之事埋藏在岁月的尘埃之中。民国时,高氏后人高寿征在三元巷寓所起用了“三峰草堂”、“复园”两个堂号,其内中含义不言自喻。


吴乔两人购园始末
  吴文锡从高氏手中购买三峰园后的一年,他写下了一篇《蛰园记》,


记叙了购园起因、花费、园林结构等情况。
吴文锡籍贯仪征,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先后担任了四川成都府水利同知、嘉定知府、叙州知府、成都知府。咸丰四年(1854)和咸丰五年(1855),他两任四川通省盐茶道,次年,他妥善解决了入楚川兵缺饷引起的哗变事件。咸丰七年(1857),吴文锡请病解组回乡。咸丰八年(1858)夏,他在泰州购买下了三峰园,“固以三千六百缗当之,修葺之费加一千五百,阅三月告成”,十二月初一日率眷属移住。
 
吴文锡在《蛰园记》提到将三峰园更名“蛰园”,在修葺过程中,他对园内建筑名字做了一番调整,如把一屋命名为“蛰斋”,“来青阁”改叫“一览忘尘”,“绠汲堂”改称“退一步想”,他想忘却尘世的虚华,做一名避世的“蛰者”,但现实和希望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抵触,当时战事吃紧,清廷正值用人之际,吴文锡在泰州还是以“候选道员”官职做一些操办团练、募捐之类的工作,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在《蛰园记》中写道:“以为蛰者之所有,可以为非蛰者之所有,亦无不可也。”
 
寄托吴文锡心愿的“蛰园”园名没有正式启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堂号而已。和他关系密切的同乡画家汪鋆在《扬州画苑录》记载,“咸丰庚申年(1860),招至三峰园,听夕与共,即获益良多”,若吴文锡对外宣称换了园名,与之交往的汪鋆为何不说“招至蛰园”呢?
 
咸丰十年(1860)五月后,吴文锡因功升为道员,他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现今能看到他当时所作的一些书法上钤有“观察使”印章,“观察使”是“道员”官职的雅称,可见功名利禄给其带来的欣悦。后来,吴文锡把三峰园转给了同仁乔松年,从汪鋆《扬州画苑录》有“鋆受之于乔勤恪公也,亦先生(吴文锡)介绍”,再从吴文锡为乔松年修建盐宗庙书写“小香岩”匾额、乔松年和吴文锡合作完成泰州《新建盐宗庙记》等情况来看,吴文锡和乔松年交情匪浅。


  《清史稿·列传》记述进士出身的乔松年是“咸丰九年,授两淮盐运使,兼办江北粮台”。乔松年在《新建盐宗庙记》称“咸丰十年冬,予领盐司事,侨海陵”,可知乔松年真正寓居泰州是咸丰十年(1860)冬,他在泰州起初没有住于三峰园,晚清大儒梅曾亮《三峰草堂歌》后附有乔松年后记及题跋,跋文中有“戊辰夏,余得居之”,可见吴文锡和乔松年的这桩交易发生在同治戊辰年(1868),


吴文锡此前已在园中住了十一年。
繁重的公务让乔松年心力交瘁,他“移疾得请”后购买三峰园用于休息疗养,在园中,他和精于书画的夫人刘玟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在同治八年(1869)刘玟病逝后,“惟思报国”的乔松年又返回官场,后迁任东河总督,光绪元年(1875)因积劳成疾而病逝。乔松年身后,他的嗣子乔联宝等后人在三峰园居住下来,因这缘故,邑人将三峰园惯称“乔园”,园名一直流传至今。


总页数:1  第  1    页